賽前,阿莫林和姆貝烏莫分別收到瞭10月份最佳教練和球員的獎項。
此前的三連勝確實讓球隊上下都顯得煥然一新,大傢對於未來的信心也水漲船高,但上一場驚險戰平諾丁漢森林,說明瞭未來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平坦。
更何況,月度最佳的獎項本身還帶有一些魔咒。
所以此役客場挑戰熱刺,又是一場關鍵的比賽,尤其是當你在揣測本賽季雙線作戰的熱刺,最後能排到積分榜的什麼位置的時候,這場比賽的重要性就更不用多說瞭。
結果,曼聯又貢獻瞭一場讓人很難評價的過程。

在這場比賽之前,阿莫林顯然比弗蘭克有著更多的思量空間。
因為從賽季開始以來,弗蘭克就飽受索蘭克、庫盧塞夫斯基、麥迪遜難以復出的困擾,這場比賽的他們連庫杜斯都沒有瞭,所以周中打完歐冠的熱刺隻能在中後場尚能以主力出陣的情況下,排出理查利森、穆阿尼、佈倫南-約翰遜和哈維-西蒙斯這套組合。
這套此前幾乎沒用過的進攻端,加上一周雙賽的困難,球隊表現不夠幾乎是可以預料的,所以在上半場,熱刺出現瞭很多不應該出現的失誤:







反觀曼聯,阿莫林甚至可以考慮在哪裡提高一點強度。
本場比賽的他們,排出瞭一套典型的五後衛防線,左翼衛由逆足代打的達洛特換成多爾古,右翼衛則由馬茲拉維代替瞭阿瑪德-迪亞洛,另外馬奎爾首發,一切都指向著曼聯特別希望在客場盡力改善看起來正在拖後腿的防守。
然而這樣一來,進攻端的佈置就出現瞭疑問。阿瑪德-迪亞洛從翼衛改打右邊鋒,夏窗引進的三叉戟就需要拆掉,謝什科坐上瞭替補席,這一點倒是並不奇怪,他近期表現不佳,飽受外界批評,也可以從替補席打起,緩解一下自身的壓力。
唯一的疑問,就剩下瞭庫尼亞和姆貝烏莫誰來打中鋒?
嚴格來說,這一點也不能算是多大的疑問,因為從夏訓的時候,就一直都是庫尼亞代打中鋒,但今天的問題在於,姆貝烏莫打在左邊鋒,和阿瑪德-迪亞洛之間的距離就變得很遠瞭。
所以在上半場,曼聯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推進。
客場作戰,來到前場不會像在主場那麼容易,所以推進是首要的難題,如今庫尼亞代打中鋒,即便大幅回撤,隊友自然也不會把多少球權交給他,再反插也不是他的特點:

而在姆貝烏莫一側,雖然他在部分回合的回做表現尚可:


但考慮到身後的盧克-肖和多爾古都在技術上存在短板,這一側其實更需要邊鋒的回撤拿球,但姆貝烏莫在這一環節顯然沒有庫尼亞打在這個位置上那麼自然,所以打不上去的時候依然不少:




最重要的是,沒有瞭姆貝烏莫在身側用力量和速度的支撐,阿瑪德-迪亞洛在右側幾乎難有發揮,上半場的他雖然從後衛線接到瞭不少球,但並不能形成對這一側縱深的直接威脅,自然也很難帶動身側的馬茲拉維:


而且,他和庫尼亞明顯缺乏默契,所以才會在上半場的這次搶斷出來的進攻,出現險些撞車的情況:

所以,阿莫林的進攻端佈置其實是存在一些不足的。
不用謝什科,將其留在後手,這沒有問題,讓阿瑪德-迪亞洛打在他更習慣的逆足位置也沒有問題,但阿莫林應該將相對能輸出身體的姆貝烏莫安排在中鋒位置上,從而讓庫尼亞打在他更能發揮效果的左邊鋒,這樣一來,隻要姆貝烏莫能打得靈活一些,至少能把阿瑪德-迪亞洛一側帶起來。
就算姆貝烏莫被對手限制住,庫尼亞和阿瑪德-迪亞洛兩路能形成向前的效果,至少要比阿莫林佈置出來的進攻端,在上半場隻有左路有效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形成的消耗效果會明顯不同,這會逐漸改變比賽的進程。
雖然這隻是理論上的細節不同,聽起來之後的區別也隻是微乎其微,更何況在上半場,曼聯已經收獲瞭進球,進球的源頭就是從姆貝烏莫一側形成瞭推進:

從而在熱刺後衛的解圍幫助下,形成瞭後續的連續進攻,姆貝烏莫用頭球幫助曼聯取得領先:

但在上半場,曼聯因為推進效率不足,形成的反制效果不夠,從而被熱刺壓出來的防守險情並不少:



被熱刺打穿中場的次數也不少:


如果不是熱刺自己糟糕的最後一傳,曼聯要承受的壓力其實在上半場就會達到臨界值。
所以,客場1-0的比分帶有很大的迷惑性,這是曼聯當時尤其需要註意的地方,因為他們能否盡力收獲最好的結果,隻能依靠自己的進攻端。
而且在比分落後之後,主場作戰的熱刺必定會大幅度壓上,加強壓迫和逼搶和力度,尤其會加強對曼聯潛在反擊的鉗制,這是在上半場結束的時候,就可以預料到的景象,阿莫林需要在換人和調整階段,做好這方面的預案。
這其實就指向瞭替補席上的謝什科們要做好為球隊搏命的準備。
於是在下半場回來之後,熱刺確實提高瞭進攻強度,出腳的時機大大提前,開始將壓力直接甩到曼聯後衛的身上:




所以在下半場開局階段,曼聯就在定位球環節連出險情:


這個時候,前場的表現果然開始下降,從比賽第48分鐘,姆貝烏莫這次可以說是成功的處理之後:

直至謝什科登場的第58分鐘前,曼聯隻有額外的一次成功反制:

其餘的嘗試,全部被熱刺阻斷:




所以從時間的角度來說,阿莫林換上謝什科確實非常及時,但教練在這個時候沒有犯錯,並不能直接指向球員登場就能提供想要的效果:




於是在曼聯換瞭人,但反制效果並未明顯提振,甚至阿莫林也沒有讓姆貝烏莫改回右路,從而讓庫尼亞回到左路的時候,曼聯的進攻問題仍在,後場的壓力也還是在積攢當中:

到瞭第64分鐘,馬奎爾出現瞭不再前頂的現象:

在當時,這是很清晰的強度下降的信號,顯然後衛線已經到瞭搖搖欲墜的時候,但後來的鏡頭交待,原來是馬奎爾甚至都出現瞭膕繩肌拉傷的情況。
於是阿莫林換上約羅,同時也換上瞭烏加特和芒特,這其實是一波不錯的換人,而且順帶加強瞭中場區域,看起來足以幫助曼聯通過調整撐住5-10分鐘的比賽時間,但換上芒特的時候,阿莫林換下瞭庫尼亞。
是的,如果一定要上芒特,不可能換下姆貝烏莫,但庫尼亞為什麼要被換下?這其中勢必有體能方面的一些考量,那麼在一周一賽的情況下,庫尼亞是怎麼在70分鐘就被消耗到需要換下呢?
所以首發如此佈置,70分鐘的比賽過後,尤其是到瞭熱刺準備搏命的時候,教練也隻能如此調整,甭管對還是不對,客觀形勢已經逼迫到這個時候瞭。
那麼,你隻能相信調整之後的進攻和防守端瞭。
結果,進攻端的表現是這樣的:



而防守端也在謝什科未能支撐住的表現後,出現瞭丟球:

在最後時刻隻能10人作戰的情況下,曼聯丟掉瞭第二球:

用阿莫林的思路來說,換做上個賽季的曼聯,這場比賽已經如此輸掉瞭,但這個賽季不會瞭,所以你說完全沒有進步,的確不夠客觀,於是在最後一個角球進攻的機會裡,德裡赫特又幫助曼聯搶回瞭一分:

但這一分的結果,建立在曼聯差點輸球,馬奎爾和謝什科相繼受傷的代價上。
連續兩場比賽在差點輸球的情況下拿到平局,曼聯的確已經和上賽季有所不同,但這兩場比賽的曼聯都是先進球的,卻無法從攻防兩端保住自己的領先優勢,這總會讓人不爽。
更需要註意的是,曼聯這兩場比賽的對手,都是需要一周雙賽的。
所以曼聯的這個賽季是極其特殊的賽季,那麼在這樣一個特殊的賽季,曼聯進步的程度是足夠的嗎?進步的程度,足以讓曼聯回到想要回到的位置嗎?
至少在11輪比賽過後,前景沒那麼樂觀。

我們無意在這個時候繼續批評我們經常批評的球員們,因為事情都已如此,批評早已經沒有瞭意義。
在本賽季單線作戰,身邊已經是庫尼亞和姆貝烏莫的情況下,謝什科的所處環境已經遠好於當初的赫伊倫,但他也開始遭遇赫伊倫上賽季所遭遇的一切,那麼球隊對此有何想法?如何解決?
啟用看起來根本不想用的齊爾克澤?還是重拾夏訓時庫尼亞代打中鋒的思路?
這個國際比賽日,阿莫林和俱樂部應該好好想一想瞭。


